(资料图)
在上财,有一批勇攀科研高峰躬身实践的学生,他们在科研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以精益求精的信念无畏前进,用求索和实践勾勒人生蓝图,用勤奋和汗水谱写青春华章,他们就是上海财经大学第七届“学术之星”。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听听他们的成长故事。
谭颂华
tan songhua
“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01
个人简介
谭颂华,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2019级硕博连读生,研究方向是金融时间序列理论及应用,导师为朱倩倩副教授。
博士在读期间,2篇a级学术论文以第1作者和共同1作的身份分别被统计学常任轨国际二类(tier 2)期刊journal of time series analysis和statistica sinica接收,1篇c级学术论文以第1作者的身份发表在statistics and its interface。主持1项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参与1项晨光计划项目。
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于第四届全国统计学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获会议论文二等奖。
02
发表论文
[1]songhua tan*, qianqian zhu. asymmetric linear double autoregression. journal of time series analysis. (2022, published)
[2]liu hua, songhua tan*, qianqian zhu. quasi-maximum likelihood inference for linear double autoregressive models. statistica sinica. (2022, accepted)
[3]songhua tan*, qianqian zhu. on dual-asymmetry linear double ar models. statistics and its interface. (2021, published online)
03
获奖感言
非常感谢我的导师朱倩倩副教授在科研上的指导,在生活中的帮助。同样感谢学院给予完善的科研环境、家人的关心、师门的帮助、朋友们的加油。我将带着这份感激奋发图强,争取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04
个人学术历程
本科以课堂所授知识为重,而研究生需要基于课堂知识进行发散。从本科刚接触科研,自然会觉得学习方法、习惯、心态上不匹配。接下来我谨以自己的一些经历,从内部心态和外部氛围两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转变经历和一些科研习惯。
科研即生活
在刚入学时,因为思维没有很快转换,以应试的方法去学习三门学位基础课,导致越学越焦虑。朱老师了解到后,安排了每周讨论班,并选我作为主讲,但作为新生入学第一次讨论班,此次主题是2004年的领域经典文献中的证明。当时有过不解,但细读后发现,该经典文献中的鞅中心极限定理用到了概率论与随机过程中鞅差,矩阵运算用到了线性模型中的投影,这也让我体会到课程上学的东西原来如此优美且有用。此后我开始了课业论文两手抓的生活,白天是上课,晚上是论文,但我丝毫不觉得累,因为我把白天上课看成学习一个工具,晚上就像看小说一样观摩别人是如何使用所学的工具。渐渐地,我把睡前读物换成了学术论文、把刷微博等习惯换成了查看各个领域大牛主页是否有更新、把关注的娱乐圈换成了学术圈……朋友时常开玩笑:“又在偷偷看论文呢?”我回答:“也许这就是真的热爱吧。”
展开科研式对话,建立良好学术氛围
很有趣的一点是,当我们足够沉浸于科研,周围朋友似乎也会更喜欢和我们讨论学术问题。在寝室里,我们时常学到深夜12点,从自习室回到宿舍后,开始询问对方一些今天遇到的有趣的难题,并展开积极的讨论,为此我们还买了两个白板放在宿舍用来推导公式。记得最深的是有一次我们12点提问,但没给解答,在凌晨3点一位室友突然坐了起来说:“我终于知道这个怎么证明了!”我们宿舍诸如此类讨论还有很多,比如:组会前先和室友过一遍;一边在牛肉面店吃饭,一边讨论书中题目。
在同门交流方面,我们会每周开设讨论班,在讨论班上我们以近期研究方向为主题展开,以互动提问的方式不断对于论文中的定理、证明进行深挖,有时论文中简单一个“类似于…”,我们可以用几页证明来展开,简单一个概念,我们讨论其底层逻辑、直观理解及其衍生概念。在讨论班之后,我们也会思考讨论班的遗留问题,之后在群聊或下一次讨论中分享。在师门出去徒步和聚餐时,我们不会讨论学术中具体细节,但会针对拟做方向,学术中好坏习惯等框架性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有了讨论班的激烈讨论,此时大家都非常愿意说一些自己做论文过程中的新想法和感兴趣方向,朱老师会给一些建设性意见,并在回去之后给出一些参考书目。
感谢恩师
在此我想特别感谢朱倩倩副教授,感谢她耐心指导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兴趣,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动态调整培养方案,感谢导师为我们一字一句修改论文并推导证明,感谢导师大年初二还为我们投稿文章,感谢导师为我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导师
朱倩倩
zhu qianqian
01
导师寄语
颂华能获此殊荣,是对他过去三年全心投入科研过程极大的肯定,也是对他个人自信心极大的鼓舞,还是对我们研究团队极大的认可,作为导师我为学生感到十分高兴。这沉甸甸的荣誉代表过去也仅属于过去,希望他可以继续努力、不断进步、快乐成长,取得更多让自己满意的科研成果,收获更多人生经历,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逐渐把自己培养为对国家、社会和家庭具有更大积极影响和价值的有用之才。
02
指导感悟
每位学生都有很大的科研潜力,作为导师需要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力,激发学生做研究的内动力,督促学生培养好的科研习惯。给学生提供的研究项目也应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参与第一项研究工作时应给予详细的指导从而让学生了解如何做研究,后续研究项目应逐渐减少干预以逐渐培养其做研究的独立性。此外,通过每周的进展汇报了解学生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给出建议和解决思路,通过讨论班的互动提问不断启发学生多思考问题并锻炼其沟通表达能力。
为人师长应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每项研究工作,带领学生克服研究中的困难。适时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现状和想法,在其遇到挫折时给予鼓励。培养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与学生在科研之路上共同成长、互相成就。感恩自己有幸见证学生在学术之路、人生道路上的点滴成长和收获,也期待学生创造更多可能性。
03
育人理念
身教言传,授之以渔。
来源 |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会
编辑 | 李京烁
上观号作者:上海财经大学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安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